为什么苏联把大口径武器装上履带?:大口径焊管

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苏联工程师成功地创造了不少令人瞩目的装备,它们的设计远远超出了常规概念的范畴大口径焊管 。其中,**布尔什维克工厂第2号重型加农(Бр-2)【Br-2】**就完全有资格被归入这一类。它不仅外观超凡脱俗,性能也相当强悍,而它最具特的地方,就是它被安装在了履带式底盘上。

大口径火

1935年式152毫米加农(Бр-2)【Br-2】

在苏联,开发强大火以对抗敌方坚固防御阵地的构想,早在1920年代就已形成大口径焊管 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表明,常规野战并不足以摧毁长期构筑的防御工事,而要摧毁这类目标,就需要使用特别强大的大口径火。

进入1930年代初期,苏联启动了多个强力兵系统的研发计划,其中便是这款152毫米的布尔什维克工厂第2号加农(Бр-2)【Br-2】大口径焊管

布尔什维克-2号加农(Бр-2)【Br-2】

项目的研发工作交由**第172号特别设计局(ОКБ-172)负责,由著名的火设计师弗朗茨·兰格马克(Franz Langemak)**大口径焊管 。该加农的研发,是苏联整体火现代化项目的一部分,目标是打造一款能够远距离开火的大功率火。

设计师们面临着多个技术难题:不仅要确保射程足够远,还必须让整套系统具有一定的机动性,以便在战场上灵活部署大口径焊管 。1935年,首批样完成并开始测试。到了1930年代末,Бр-2正式列装。

在阵地上大口径焊管 ,1941年

这门的性能指标极为出,但在研发过程中,设计师也遇到了不少麻烦大口径焊管 。其中最严重的问题,就是它所使用的底盘(架)是从203毫米B-4榴弹直接借用来的。这种通用化虽然加快了生产进度,但在实战中却暴露出严重缺陷:原有的架无法承受Бр-2的巨大后坐力,导致射击精度下降。此外,整个体过重,使得运输变得异常困难。

尽管如此,在卫国战争爆发前,Бр-2【Br-2】还是以有限数量配备到了中大口径焊管

Бр-2加农在卫国战争期间

在当时,Бр-2【Br-2】的技术性能确实令人震撼大口径焊管 。口径为152.4毫米,管长度超过7米。它采用分装,虽然这提高了射速,但也使操作更复杂。它的射程超过25公里,足以攻击远离前线的敌方目标。操作这门火的组需要10人,并且每次开火前都要对阵地进行精心准备。

尽管结构复杂,Бр-2仍然在战争中表现出,是对付敌方防御工事和重型装甲目标的有力工具,并一直服役到1950年代大口径焊管

自行火怪兽

СУ-14Бр-2(SU-14Br-2)自行火大口径焊管

与此同时,Бр-2火也获得了一个相当出人意料的用途——被尝试安装在自行火(САУ)上使用大口径焊管 。常规的牵引式火存在很多限制:部署困难、依赖牵引车辆,而且战斗准备时间很长。在这种情况下,将火安装在自行底盘上的想法显得非常具有吸引力。于是,实验性的自行火项目 СУ-14Бр-2(SU-14Br-2)诞生了,它装备了重型的Бр-2火。

СУ-14Бр-2(SU-14Br-2)在博物馆中展出大口径焊管

苏联从1930年代初就开始着手开发一系列重型自行火大口径焊管 。它们的基础平台是重型坦克T-35的底盘,该底盘因其尺寸大、载重能力强而被选中。最初的原型被命名为СУ-14,装备的是203毫米B-4榴弹。随着军方对更大射程与穿透力的需求提升,工程师们开始重新关注Бр-2火。1936年,一个新版本被研发出来,命名为СУ-14Бр-2(SU-14Br-2)。原计划这款火将用于摧毁敌方的防御工事、兵阵地以及重型装甲目标。

СУ-14Бр-2(SU-14Br-2)

当然,困难也随之而来大口径焊管 。T-35的底盘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武器系统:火本体和的巨大质量严重影响了整车的机动性和底盘的可靠性。此外,火的后坐力对车体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应力,引发了一系列的结构问题。同时,由于零部件短缺、工厂产能紧张,项目的量产也未能顺利推进。最终,仅制造了几台实验样车。

战争爆发时,这个项目仍未完成大口径焊管 。СУ-14Бр-2(SU-14Br-2)未能进入批量生产,而的一辆样车参与了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。之后,这辆火被送入储备,最终遭到报废处理。尽管如此,它的研发经验还是在战后的一些重型自行火项目中得到了应用,而СУ-14Бр-2(SU-14Br-2)本身则成为战前苏联打造超重型履带式火的罕见尝试。

历史上的重型火

1935年式152毫米加农(Бр-2)

在这方面,Бр-2火的命运要幸运得多大口径焊管 。人们对它寄予厚望,希望它能摧毁敌方防御工事和纵深目标。它的任务包括摧毁指挥所、仓库、机场、铁路枢纽和集结地。Бр-2的生产由斯大林格勒“兵工厂”——“巴里卡第”(Баррикады)工厂承担,1935年至1940年间总共生产了38门。

这些火在卫国战争期间被积极使用,在战争后期部分火还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大口径焊管 。它们最早是在苏芬战争中投入实战。Бр-2还继续服役多年,直到1970年代才彻底退出现役。如今,部分火仍然保存在博物馆中,作为展品陈列。

尽管一些火的口径可能更大,但真正的“纪录保持者”还得去军舰上找大口径焊管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myzfhg.com/post/208.html